今天是: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我校成功举办第五届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暨实验设计大赛

发布日期:2021-11-16    作者:于鸿浩、杨干清     来源: 科技处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科技创新,2021年11月11日,桂林医学院第五届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暨实验设计大赛在科学实验中心一楼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科技处副处长于鸿浩主持赛程。

经二级部门推荐,本次大赛共有19名博士报名参加,学校初评选定13位选手参加决赛。各位选手精心准备,选题具有创新性,立项依据充分,科学问题明确,研究意义显著,技术路线清晰、明确,实验方案充实,研究方法先进、运用得当。

参赛选手着装大方、精神饱满,语言规范、吐字清晰、表述准确、流畅;汇报时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回答问题准确、精炼。肖宁博士首先以“丹参酮ⅡA对膀胱出口梗阻小鼠尿动力学影响的机制研究”为参赛题目,介绍了膀胱出口阻梗患者的表现,拟利用丹参酮ⅡA治疗部分膀胱出口阻梗所致大鼠逼尿肌DO及DU的潜在能力和可能机制。苟峄博士做了“可快速分解但具有高细胞毒性的混合配体Cu配合物作为肿瘤内注射治疗剂”的参赛内容,他汇报了抗癌活性的混合配体Cu化合物的合成及体内研究评价。廖儒佳博士做了“Sphk1促进ferroptosis加重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作用研究”的汇报,阐述了Sphk1 在脑出血中的作用,并阐明Sphk1 在脑出血后与调控铁死亡相关的机制,为揭示Sphk1 在脑出血中的作用及其铁死亡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干预脑出血后铁死亡提供新思路。胡丽娜博士汇报了“术后再狭窄的新机制:ACDF-1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内膜增生”,她介绍了术后再狭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并设计了详实的实验方案,为RS形成的机制研究以及开发治疗新靶点提供研究线索及科学理论基础。金明月博士的竞赛题目为“Tau蛋白和α-突触核蛋白在大脑发育过程中所起的协同性生理功能”,她分享了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特点、治疗手段、存在问题并设计实验结果Tau和αSyn表明大脑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朱肖博士的竞赛题目为“肥胖状态下脂肪组织炎症新机制:METTL3介导OTUD5-mRNA-m6A修饰促进NLRP3炎性体激活”,报告介绍了肥胖状态下脂肪组织(AT)炎症发生的一种全新机制,明确METTL3与脂肪组织(AT)炎症的关系,阐明 METTL3 介导的 m6A 修饰在 NLPR3 炎性体激活中的作用及机制,并深入探讨了表观转录组学在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陈琍博士分享了“高通量筛选靶标CEMIP的抗骨折和骨质疏松的化学药物”的实验设计,通过高通量筛选确认靶标CEMIP,并且促进成骨分化的药物,进而检测筛选药物在动物生理和病理模型中对骨组织的生理效应和疗效作用。祝宁侠博士汇报了“LncRNA H19/miRNA-29a激活Wnt信号通路抑制毛乳头细胞衰老的机制研究”,她从细胞和分子水平证实 lncRNA H19/miRNA-29a介导Wnt信号通路调控细胞衰老进程的分子机制,组织水平明确体内lncRNA H19和miRNA-29a为介导DP细胞衰老使其失去毛囊诱导能力关键因素;器官和整体水平验证lncRNA H19/miRNA-29a介导的DP细胞衰老对其诱导功能的调控及意义。周军媚博士的参赛题目为“TMEM121/ERK信号通路在肝再生过程中调控肝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前期实验结果表明TMEM 121在细胞中过表达,促进ERK的磷酸化,促进细胞增殖,拟构建TMEM121肝脏特异性敲除小鼠,验证 TMEM121 蛋白调控肝脏再生的分子机制。辜澜涛博士汇报了“母鸡储精性状相关分子标记及调控基因鉴定”,他以种鸡为研究材料,测定实验群体的持续受精能力,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转录组测序分析,从而筛选与母鸡持续受精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和调控基因,进一步完成候选基因功能的研究。李波博士的参赛题目为“B7-H3调控Akt/STAT3信号轴介导口腔鳞癌EMT机制的研究”,他通过离体细胞和体内动物实验探索B7-H3,通过激活Akt/STAT3信号轴从而调控EMT的新机制,为口腔鳞癌患者转移的个体化干预治疗提供新思路。马伟博士做了“pH响应星型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其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的汇报,阐明pH响应星型聚合物上,pH敏感链段的共聚类型和分子量大小对肿瘤细胞内吞效率和乳腺癌治疗效果的影响。韩标博士的竞赛题目为“淫羊藿苷对抗微重力下骨流失的机制研究”,探讨骨组织与细胞对微重力环境的力学响应,从而经研究细胞焦亡在微重力环境下骨代谢及成骨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进一步阐明淫羊藿苷对抗微重力下骨流失的作用及机制。经决赛现场答辩,评委评分选出获奖作品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3名。

本次实验设计大赛的汇报内容涵盖了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药物筛选、细胞增殖、衰老与死亡、生物力学等研究领域,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师生们通过跨学科的交流拓宽了科研视野,提升了实验设计能力和项目申报水平,达到了“以赛促研”的目的。

 

(文/于鸿浩、杨干清  审核/于鸿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