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化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并推动课程建设的数字化转型,3月21日中午,基础医学院在基础楼1501会议室成功举办了以“AI工具在课程建设中的应用与实践”为主题的午间沙龙。此次活动邀请了于兰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吸引了来自各教研室、重点实验室及其他学院的教师、教学管理人员40余人,共同探讨了AI技术如何赋能教学改革的实践策略。
在沙龙的开场中,于兰教授向参与者介绍了本次沙龙的背景和目标,并以“AI助力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为主题展开了深入的分享。她结合个人的学习和教学经验,详细阐述了数字化推动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AI在教学中的优势与局限性,以及如何运用AI工具进行课程建设的策略。她指出,在数字化时代,AI工具的更新迭代速度非常快,利用这些工具来制定课程大纲、优化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活动,可以探索多种不同的方法、生成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但是“人工智能+课程”的整体规划和课程建设的材料是关键,以教学要素数智化为突破口,通过:① 顶层设计,制定“AI+课程”融合发展的路线图;② 资源开发,建设模块化、可扩展的智能教学资源库;③ 模式创新: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个性化育人方案;④ 价值锚定:始终遵循“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价值坐标。
她表示,基础医学类专业课程的“人工智能+课程”的课程改革可以通过构建职业胜任力导向的课程体系,通过反向设计路径,以目标行业岗位核心能力需求为逻辑起点,系统规划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图谱来达成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同时强调,尽管AI工具非常强大,但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角色,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将AI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次午间沙龙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使大家对AI工具在课程建设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将不断探索创新,将AI技术更好地融入课程教学,为学生带来更加优质、高效的教育。

图、文/莫燕 审核/黎荣、朱开梅